昨天,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序幕。

也是直到昨天,教育部才公布这届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尽管报名是在10月31日结束的。

之前让大家好一顿揣测!各方预测的数据都在500多万。比如考研推测是520万,中国教育在线预计按去年人数基础上20%的增幅,今年报名人数应该是在550万左右。

没想到,结果出来是474万,跟去年变化不大,增幅只有0.04%。

这说明了什么?

大概,考研人数的增量,也跟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流量一样,差不多到顶了。

同时,也说明,大家伙儿卷不动了,知道这条路很难走,入局就更加谨慎了。

而即使是474万人,最终的录取率也还是比较低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照2022年研究生录取总人数117万人来看,其中排除掉博士人数13万,保研人数10万左右,那么留给考研学生的机会不到100万,而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是457万,所以录取率也就是在20%左右。

但这是整个的录取率,其实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录取率往往比这要低得多。

那么,大家一定会关心,什么学校和什么专业好考呢?

因为在现在这个形势之下,能考上总比想考的考不上要强吧。

你要知道,考研的考生们也是这么想的。

那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选择吧。

报考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昨天发布的《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的研究生报考,出现了这么几个趋势(以下图示和数据统计,均来自该报告):

1、高教大省(市)报名人数增长明显趋缓,如四川、陕西等地,东北地区则普遍出现下跌,高教相对薄弱省份则出现较大增长;

2、名校报名增长停滞,“双非”高校显著增长;

3、学硕招生收窄,专硕成报考主流;

4、理工类报考缺口大,人文社科类报名“扎堆”;

那么,你看,“好考”的,大家都会扎堆去考,反倒变得不好考了。而不好考的,才不会让人趋之若鹜,不会竞争无限升级。

比如,双非院校报名人数越来越多,而名校则变化不大,甚至不增反减。

因为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考生们现在首先关心的就是学校好不好考,而不是学校的实力强弱。

因此,以前考研人看不上的双非院校,现在就成了考研重点。

但是,大家知道吗,你若是只为了考上一个研究生,就算去考双非院校,也未必容易,因为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总体上是少于双一流高校的。

而且,以目前已经相当庞大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来说,你如果只为拿到学位,不挑学校,那么将来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也是堪忧的。

你要想想看,未来全国每年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中,其中有上百万研究生,10多万博士生,你拿到了某个学校的研究生学历,到时候能去哪里找工作?

你也可以去问问一些做招聘的亲戚朋友,看看他们那里能否接受你的目标学校的研究生学历。

总之,即使现在考研竞争激烈,大家也不要慌不择路,否则可能考了也白考。还是要从长计议,做好规

划,再来选择和行动。

招生趋势分析

如果你希望好考,且考了未来能有用,那么,就看看目前国家在哪些学校和专业上增加了招生计划吧,这说明会有一定的“政策红利”。

1、双一流高校增长明显

2、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

3、理工农医类招生人数持续增加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重点学科领域不断加强。

据教育部官方公布数据,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1944个新增至2575个;“双一流”建设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达78.5%。

从近年各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情况看,工学是招生人数最多的学科;其次是管理学;招生人数排名前五的学科依次还有医学、理学和教育学。

2020年研究生招生总量较上一年增长20.73%。从各学科增长率方面看,农学是增长率最高的学科,达到了31.85%。其次是医学,招生人数增长率达到了29%。

4、急需领域和交叉学科正在大力布局

面向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国家急需领域主动布局,设立众多国家急需领域人才培养项目。

2021年超常规布局了集成电路、公共卫生等人才培养专项;采取专门措施加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考古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急需学科建设;研究编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包括中华早期文明、国际传播、量子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等数十个急需领域,以持续增强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

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为第十四个研究生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

2021年11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部署,规范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设置与管理,以推动交叉学科发展。

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披露,2022年全国200多个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双碳等共700多个交叉学科点。

近年来,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院校数量为207个,较上一年增加22个,3年共增长47个。

此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729个,同比增长18%。

(以上图表及数据内容均来自中国教育在线《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这就是目前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与招生情况统计总结出来的一些情况,那么,你发现其中的机会了吗?

考研规划建议

其实,好考不好考,是因人而异的。所谓好考的学校和专业,不是在于那些报名人数少的,也不是那些招生计划多的。

因为那些对你来说,可能要么学起来很难,要么你也不想去,或者就是考上了以后找工作也难。

真正“好考”的学校和专业,说到底,还是你自己学习的并且喜欢的专业,和你的学习水平够得上的学校,比如你的母校。因为熟悉,难度就低,当然,是相对于你报考其他学校和其他专业来说。

因此,你的高考志愿选择就很重要。

如果你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了自己喜欢且愿意长期发展的专业,以及实力较强的合适学校,你就可以在大学里学得如鱼得水,首先在大学里争取保研,如果不成,那也可以依据本专业学到的知识考本专业研究生;而且,如果感觉冲击外校没把握,那就考本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总体难度比起跨专业跨学校考研,自然要小多了,不是吗?

而很多学生是到了大学之后,对于专业和学校都不满意,才想跨专业换学校考研,这其实是在未来越来越难的。

因此,建议各位家长,不要等到孩子上了大学,才考虑他考研的问题,而是要在孩子中学期间,就帮他去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同时谋划是否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等等,这会让孩子对于未来的准备周期更长,上研的成功率也更高。

而如果要想孩子在中学的时候就形成未来的职业方向,又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的兴趣和志向,进行生涯教育。

所以,我常说,生涯规划,越早越好!

那么,家长们,就尽早开始规划孩子吧!

加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