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准备复试需要联系导师,也需要注意细节

考生需要端正和导师联系的动机,联系的目的在于让导师熟悉和了解自己,同时也让自己更具体地了解导师。导师一般不会透露关于考试题目的关键信息,抱着这种目的和导师接触的考生千万要慎重。

一、联系导师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考生一定要好好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自己刚兴趣的科研方向,会增加学习动力。考生一定要好好了解导师的育人方式,不同导师对待学生指导学生的方式不一,无论什么方式,考生可以适应才是关键。

考生需要注意邮件的格式和用语;其次内容要有条理性,告诉导师读研的决心和信心,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

给导师写信的内容,以突出自己的学术学业情况和实践情况为主,注意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在进行礼貌问候以后,接下来就要说明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奖项,通过了什么样的考试,辅修了什么专业,紧接着表明自己在大学期间参加过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收获了什么,在最后可以表述出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在此位导师的带领下的研究生规划等等。

二、联系导师需要关注哪些细节

邮件是最好

的联系方式,写邮件之前需要注意邮件的格式;打电话也可以,需要提前准备好谈话的提纲,注意打电话的礼节。

导师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某些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

联系导师要注意频率。若反复给导师打电话,可能影响导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乃至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考生需要注意邮件不要群发导师。虽然老师们也都知道,一个学生可能联系好几个老师,但是看到收件人有一堆人,也会把该考生当作一堆备胎之一,而且是优先级靠后的。

三、导师长时间没有回复,该怎么办?

导师不回考生邮件的情况十分常见,因此大家需要摆平心态,导师不回邮件并不是因为考生的成绩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很可能是导师工作繁忙没看到邮件,也可能是导师看到了邮件,不进行回复。导师不回复或者是回复比较简短的话,大家不要过于失落,只要能在导师跟前混个眼熟就可,不要一直追着老师问。因此对于此种情况,考生不要盲目慌张,需要做的是随时一边进行复试准备,一边关注导师回复动态。

若时隔一周左右导师还未进行回复,这时候需要考虑再给导师写信了,需要注意的是,再次进行邮件书写的时候,需要重点表明自己在导师未回复邮件的这段时间,你为考取目标院校做了哪些复试上的准备,如:阅读了哪些书册,进行了什么与专业相关的实验研究,搞懂了之前困惑过自己的问题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导师知道你在短时间内的进步与努力,向导师展现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面貌!在最后,适当表达一下自己再次打扰导师的歉意之情,同时表达自己的读研愿望!

在与导师的沟通当中,考生需要展现自己学术学业能力的同时向老师表达自己谦虚好学的态度,这样才会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助力自己顺利通过复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