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度考研分数线的公布,大量考生将进入决定最终结果的复试环节。

市场上,各种针对复试的培训班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旺季”。

而在五花八门的培训产品中,承诺必过的“保过班”最为瞩目。

培训机构方告诉记者,他们为“保过班”准备了最优秀的老师以及大量“内部资源”,只要报了这个班,复试通过的几率超过90%。

对于随时随地都在念叨“上岸”的考研党来说,这些说辞无疑极具诱惑力。

再加上“不过包退”

或者“不过免费复读”的保障条款,小呸看了也很心动。

当然,既然这个培训班如此神通广大,它的价格自然不菲。

记者调查中发现,只要打着“包过”、“VIP协议”之类标签的培训班,培训费用动辄数万。

其中最贵的更是超过10万元。

而据网友们的反馈,如果想考好一点的学校,价格十几万的保过班也不罕见。

十几万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轻松拿下一辆家庭小轿车,或者是在小县城凑个首付。

而现在,它只能换来一个有概率翻车的考试结果。

离谱不?真离谱!

与此同时,这些“保过班”的实际上往往并没有宣传中那么神通广大。

抛开合法合规性不谈,培训机构真的可以兑现它所承诺的“内部资源”、“提前透露题目”吗?

记者为此调查了相应的高校,得到的官方回复都是“查无此事”。

换句话说,保过班的作用,就犹如薛定谔的猫一样充满了未知。

说到这儿有朋友可能就会问了:

人家不是说清楚了“不过包退”的嘛,实在不行也没什么损失啊!

对此小呸只想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有那么一些

培训机构,卖课时拍胸脯保证,话说得比唱得都好听。

可是一旦考生没通过要求退款时,对方要么以各种理由推辞,要么跑得比兔子还快。

记者在一家投诉平台上发现,与“考研退费”相关的投诉多达数百条。

有位考生维权大半年,仍然没有拿回自己的报名费。

想让不法商家把赚到手里的钱吐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考研保过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坑,其中存在价格过高、虚假宣传、拒不履行协议等问题。

为此付出大把钞票的学生,将承受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巨大风险。

更糟糕的是,就算它真的有用,那么所谓的“内部资源”也必然是暗箱操作与权钱交易的结果,不仅践踏了考试的公平性,也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支持。

02

当前的互联网上流行着一句话:

“世界的尽头是读研,宇宙的终点是考公。”

当“全民高校”逐渐成为现实,当各行各业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当内卷成为职场常态,当无数摆脱资本剥削进入体制的毕业生喊出一句句“真香”……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考研与考公的大军。

然而,这条愈发火热的赛道同样充满腥风血雨的竞争。

2022考研普涨的分数线与预测仅仅20%的录取率就足以说明一切。

有机构专家称,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有可能高达520万人。

如果这个数字成为事实,那么考研难度将肉眼可见地提升。

当然,与考研相比,考公的竞争就更加激烈。

2022年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而报名人数则是惊人的212.3万人。

平均下来,一个岗位对应68个考生。

更夸张的是,最热门岗位的报录比居然达到了20000:1,实打实的“万军之中过独木桥”。

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

巨大的考生基数、激增的考试门槛,造就了考研考公培训产业的空前繁荣。

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诱人的广告。

在业务快速膨胀的过程中,部分商家抓住了考研、考公者内心的需求与焦虑的痛点,推出“保过班”服务,以此牟取暴利。

它们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健康的市场环境,威胁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市场、强化监管、打击乱象,已经势在必行。

当然,除了相关部门重拳出击之外,广大考生学子也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

当下,尽管“书山有路勤为径”之类的说辞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但不可否认的是:

比起虚无缥缈的的外部支援,个人的努力才是成功“上岸”的重中之重。

在很多时候,“保过班”唯一有效的作用是心理层面的安慰剂。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树立足够的自信心,比任何旁门左道都有效。

还是那句老话,努力有可能会背叛梦想,但努力永远不会背叛自己。

最后:

愿每个胸怀梦想的人都能在奋斗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愿所有朝着光明前程奔跑的学子金榜题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