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尊重规律、遵守规则、尊敬老师,而不是一味地听老师的话。

最近看到个新闻:“34岁研究生在学校自习室猝死。”
看时很感慨,这个年龄与我相差无几,我能想象他的压力,也能想象他的努力。
明明就差那么一点儿,他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可是因为一个失德导师,他连续熬夜做与学业无关的任务,最终倒在了毕业前夕!
一切美好戛然而止。
快要过年了,他年迈的父母该是怎样的悲痛欲绝!
如果人生能重来,父母绝对不会让他读研。
而如果他能断然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悲剧是否就能避免呢?

1

听话懂事的孩子

?
1987年,谢鹏出生于山东滨州。
他是家中独子,父母都是胜利油田职工,像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一样,他们过得忙碌而幸福。
谢鹏从小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几乎不让父母操心。
他听话、懂事,没有特别爱好,也没有不良习惯,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读书学习。
他成绩挺好。高考时,他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不是985,不是211,却也是一本院校。

图自《阳光普照》
23岁时,谢鹏大学毕业。那年,他第一次考研,不过没有成功,他决定先工作。
刚好家乡的胜利油田招聘,他投了简历,顺利入职,和父母一样成为“石油子弟”。
父母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他在公司总部东营上班,平日住集体宿舍,一个月左右回家一次。
他工资不高,却也安稳,和当地薪资水平持平,父母忙着给他准备买房的首付钱。
谢鹏自己不满意。他的工作是基础“施工员”,需要下工地露天工作,免不了风吹日晒。
工程经常换地方,居无定所,也不好找对象。于是,工作6年后,他换到一家建筑公司,依然觉得不够满意。

图自《阳光普照》
谢鹏将考研视为改变命运的途径。老家在滨州学院附近,校内有个图书馆,他周末经常呆在那里,看书,复习,准备考试。
上班的7年里,他参加了3次研究生考试,都以失败告终。
31岁时,他索性辞了工作,全职准备考研。每天早上7点,他去图书馆占座复习,晚上10点左右回家,简单吃过饭后继续看书。
他很努力,也帮着身边其他大龄考生。帮大家占位置,找资料,相互督促学习。

图自《阳光普照》
那一年,他终于考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读岩土工程专业。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读书都是改变命运最简单的途径。谢鹏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他告知父母时,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悦。

2

?艰辛的研究生之路

?
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想要拿到学位证书,需要有1项发明专利,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并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30多岁的谢鹏,深知自己耽误不起时间。
他很努力,早在研一就有了1项发明专利,读硕士期间发表了3篇论文。
能不能毕业,其实还要看导师的意思。谢鹏一直很听话,导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谢鹏的导师姓董,他让谢鹏协助做项目实验、写论文、做PPT、处理会议等,也让帮着辅导新生,协助有意读博的学生完成实验。
除此之外,老师还让谢鹏处理很多私人事情,比如打扫办公室、烧水送烟、买水买月饼,甚至会让他去自己家里取衣服……

为了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谢鹏经常要熬夜。晚上2点左右睡,早上7点半起床,简单收拾后,赶去给老师烧水。
给朋友的微信中,他经常抱怨说自己很累,一个人被当五个人使,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但当老师发布命令时,他都会毕恭毕敬地说一句:“好的老师”。

研究生偶尔会帮导师做事,但没人像谢鹏那样忙。
谢鹏的朋友劝他强硬些:“能推就推一点!你糊弄几次,他就不找你了。”
谢鹏摇摇头:“要是不让我毕业咋办?忍一忍就过去了。”

谢鹏经常出差,没有劳务费。他寒假回到家,也要时刻听导师的召唤。
他家有两套房,父母在一楼,他独自住五楼,时刻盯着电脑工作。
有时,母亲开门喊他吃饭,他连忙示意“嘘”,说老师在开会。
有时正在吃饭,导师的电话打来,他一下子跳起来,跑到最近的房间,关上门听老师说话。
母亲觉得谢鹏的精神状态太紧绷了。
明明是上学,却天天帮人做项目,没有工资拿,还要承受高强度压力。
但她也不敢细问,怕孩子嫌烦。

2021年5月,谢鹏觉得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心律失常。他向导师请假,想要回家写论文。但是导师不同意。他也就没有继续坚持。
之后,他依然经常熬夜,完成老师交代的各种任务。
谢鹏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顺利毕业,可是他还是被延期毕业了。
谢鹏认为,导师这样做是让他帮忙做课题,多干半年活儿。

2021年11月23日,谢鹏整理资料到凌晨2点32分,那是导师指派的与学业无关的论文。
次日9点多,他到了学校教研室,查了昨晚论文中的单词“shaft”(矿井)。
10点左右,他突然倒在了地上,被紧急送医后宣告身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

谢鹏的父母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学校。只是,他们再也无法带儿子回家。

看了谢鹏的聊天记录,他们才知道孩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这是累出

了心脏病,活活累死了啊!”

3

?不要一味教孩子“乖巧听话”

?
很多小时候乖巧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容易过得辛苦。
他们习惯了听别人的“命令”,不会说“不”,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即使再难受,他们也不会拒绝,只是一味的隐忍和牺牲。
这样的隐忍,在儿时会得到大人的夸奖,但在成年后只能换来别人的变本加厉。

图自《阳光普照》
当一个人将全部心思放在“听话”上,又怎么能有精力来做好自己呢?
我们不需要一个“乖孩子”,只要他健康快乐、品性善良就行。
他可能调皮捣蛋,可能惹人生气,但他永远不需要伪装自己来讨人欢心。
不管怎样,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吧!

鼓励他做自己,鼓励他表达真实的情绪。
父母从小给予的底气,会一直支持着孩子们,在面临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时,能够勇敢说“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