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研,当初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可能没有想那么多,看到哪个学校比较好,专业招生比较多,然后就作为
目标院校。但是随着复习的深推进,接触社各类信息的机会变多,考虑的东西也越来越深入,然后会对曾经的目标院校产生一些疑问。针对以往考研党在选择院校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整体出4个选择高校应该考虑到的事情,帮大家更好、更合理地选择高校和专业。
一、明确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
很多考研人都是因为就业时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做那一行才适合自己,感到迷茫,才选择的考研。但是这也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即使是考研也不能逃避。自己不知道想从事什么具体性的工作,但起码大方向是要明确的。
比如说,是想考公务员还是进入公司。如果是进入事业编制,那么考研的目标院校是普通高校还是名校,最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读完研究生后,都要进行统一的国考,没有实质性的差距对待,而且老入公务员后的级也是一样的。有些选调生可能会有更优的级别待遇,但是那很多都是要求本科是985高校的。如果是想进去公司,那么985、211高校的招牌就是非常重要的,考研的时候就要往这些高校考。
二、就业的地区选择
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地点也是考研党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一般的大学都是具有地域性的,也就是说本地的高校去到外地的知名度会下降,校友资源等就会不足。除了“清北复交”和其他C9成员,其他的高校情况基本如此。
所以在目标院校选择时,就必须要考虑的,比如本科是在广东的深圳大学,但是自己最后想回成都工作,在选择考研的目标院校要要选择四川的大学,而不是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因为这些广东的名校在四川未必有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的大学等当地的高校管用。
三、避开僧多粥少的专业
现在的985高校本校保送的名额非常多,而留给研究生考试录取的名额十分有限,有的甚至只招收一名研究生。这使得竞争非常激烈,一般人都没有信心能考上。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学霸,那么就要考虑自己的实力能不能有绝对的实力被录取,如果底气不足,那么最好换学校或者换专业,选择那些招生人数较多的学校。
四、专业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对接
虽然说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就业更具有优势,但是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暴增,研究生学历“贬值”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自己所选的专业必须要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而不是纯理论性的知识。特别是以后要进入公司的,就更不能选择比较偏的、纯教育型的专业。最好多方打听该学校的专业社会实践或者实验等的情况,让自己心里有个底。毕竟大学本科阶段自己因为复习考研,放弃了很多的实习机会,研究生阶段是需要弥补的。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需要不仅仅是努力,更要全面考虑,选择对的城市,对的学校和对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