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某企业上年度和本年度的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为180万元和220万元,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次和5次,则本年度比上年度的销售收入增加了()。[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

A.200万元

B.350万元

C.380万元

D.420万元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根据题意,上年度的销售收入=4×180=720(万元),本年度的销售收入=5×220=1100(万元),则本年度比上年度的销售收入增加额为1100-720=380(万元)。

2优先股的收益率经常低于债券的收益率,原因是()。[暨南大学2018研]

A.优先股的机构评级通常更高

B.优先股的所有者对公司收益享有优先索偿权

C.当公司清算时优先股的所有者对公司资产享有优先求偿权

D.公司收到的大部分股利收入可以免除所得税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优先股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的股票。在公司分配盈利时,拥有优先股票的股东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东分配在先,而且享受固定数额的股息;在公司解散分配剩余财产时,优先股的所有者相对于普通股的所有者对公司资产享有优先求偿权。通常状况下,债券利息收入需要缴纳所得税,而优先股的红利收入是免税的,所以股东得到的实际收益就比较高,就不需要较高的收益率。由于债券相较于优先股不具有税收优势,所以为了保证债权人实际收益就必须提供较高的收益率。

3若持有某一证券,一年以后的现金流是110美元,2年以后的现金流是121美元,该证券的市场价格是200美元,到期收益率是()。[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

A.10%

B.9%

C.12%

D.11%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设到期收益率为y,根据题干知[110/(1+y)]+[121/(1+y)2]=200,则y=10%。

4下列关于利息抵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研]

A.抵税来源于债务利息、资产折旧、优先股股利的抵税作用

B.当企业负债率较低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公司所得税税率可以增加抵税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C.当企业负债率较低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企业负债额可以增加抵税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D.企业选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并不会影响抵税的价值

【解析】A项,优先股股利在税后支付,所以不能抵税;B项,当企业负债率较低时,提高公司所得税率使纳税总额增加,不能提高企业价值;C项,根据存在公司税情况下的MM定理,当有公司税时,由于税盾的存在,公司的价值与其债务正相关,适当增加企业负债额可以增加抵税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价值;D项,当采取加速折旧时,可以减少纳税总额,从而提高项目的净现值。

5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研]

A.净资产收益率

B.资产周转率

C.流动比率

D.市盈率

【解析】A项,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衡量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B项,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总资产的比值,衡量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C项,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衡量的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D项,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用来评估股票的价格水平是否合理。

6下列不属于期末现金流量范畴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研]

A.固定资产残值收入

B.垫支的流动资金的回收

C.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

D.固定资产折旧

【解析】期末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期末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以及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7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筹资方式下,使得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研]

A.息税前利润总额

B.净利润

C.筹资总额

D.利润总额

【解析】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的息税前利润总额,它表明筹资企业的一种特定经营状态或盈利水平。每股利润的计算公式为:每股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1-所得税率)]/普通股股数。

8关于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四川大学2014研]

A.风险程度越高,要求的报酬率越低

B.无风险报酬率越高,要求的报酬率越低

C.无风险报酬率越低,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D.风险程度、无风险报酬率越高,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解析】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可以由CAPM模型决定:R=Rf+β(Rm-Rf),即无风险利率和风险程度越高,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第1章总论

1.1考点难点归纳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整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理论)体系。它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制定者选定会计和报告方法的基础。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括三个层次:

(1)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对象,三者共同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

(2)财务会计要素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

(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可以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

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企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财务报表。

(4)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客体。会计对象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各会计主体会计对象的共同点,即会计的一般对象;二是各会计主体会计对象的不同点,即会计的具体对象。目前人们对会计对象的认识尚不统一,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种:(1)价值运动论;(2)价值量论;(3)财富论;(4)信息运动论;(5)会计要素论。

4.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引导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目标的认识是与会计本质相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提高经济效益说;(2)决策有用说;(3)受托经济责任说。

5.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会计要素的界定和分类可以使财务会计系统更加科学严密,为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主要包括两层含义: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②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7.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该按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8.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企业的会计循环

1.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主体在每一会计期间,应用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会计步骤,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这一过程依次继起,逐步进行,周而复始。一个基本的会计循环一般如图1-2所示。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