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1?复习笔记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1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

(1)文字出现之前古代的传播手段

①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②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的,还有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

③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这是别的国家的传播史上所没有的。

(2)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

①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和金石。甲骨除少量纪事外,多用于祭祀和占卜;金器多用于记录帝王诏书或国家常法;岩刻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②早在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集市贸易,同时也产生了最初的商业广告。

③古代的中国有着频繁的传播活动,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有关传播活动的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不少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从事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1)两汉的传播活动

①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每个驿站设置专车,负责官文书和信息的传递工作。首都长安设有“邸”,中央政府部门设有主官和属官负责接待和通报工作等,另外还设“公车司马令”和“御史”等,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制日趋完善。

②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

③两汉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文字传播的载体,早期以竹和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有关的信息直接用笔墨书写在竹简、木简或绢帛上。造纸术发明以后,才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

④汉代的“邸”,还不具备发布官报的职能。

(2)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①三国魏晋时代是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和社会舆情十分活跃和旺盛发达的时代。为了能及时地获得信息和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魏蜀吴三国的驿传活动都深受当局的重视。

②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

③为了及时传递军事信息,烽燧这种传统的报警手段继续被沿用,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社会上的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有童谣和谣言。

⑤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有包括木简、竹简、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没有建立发行官报的体制。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1早期政府官报的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

(1)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这些官报经由从地方派遣来的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在当时并没有固定的名称,其性质接近于宋朝以后的“邸报”。

(2)经由进奏院传发的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皇帝的起居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章奏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此外,这些包装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不定期地由派驻首都的进奏院向地方传发,其读者主要是地方的藩镇和诸道长官。

②在行文上保留有某种官文书的痕迹,但不同于一般的官文书,所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

③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有的和收阅者有直接关系,有的无直接关系。

④所提供的信息有一些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一些是从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3)唐代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被当时人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留邸状报”“邸吏状”“报”的这一类物事,已经具有一定的官报的性质。它是一种在当时的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2“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1)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所收的题为《读开元杂报》一文。这篇文章对“开元杂报”的外观和内容,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是唐代人详细记述唐代“开元杂报”情况的唯一的一篇文献。

(2)“开元杂报”的原件早已失存,现在还被保留下来的唐代的“进奏院状”,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均属敦煌文物,因此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它们实际上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代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这同时也证实了唐代进奏院状的以下特点:

①没有报头,开端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

②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长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由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

(3)以“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的唐代的报状,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和宋朝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它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地方传发,因而带有官方的性质,属于古代官报的范畴,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下发的正式官报,与宋以后的“邸报”还有一定差别。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清华大学2019年研]

答: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的重要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2政治家办报[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研]

答: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在批评“书生办报”“私人办报”的基础上提出的党报办报方针。1957年4月10日,因《人民日报》对3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没有重点宣传,毛泽东批评《人民日报》不仅不是政治家办报,甚至也不是书生办报,而是死人办报。1959年,毛泽东提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1957年6月,毛泽东对吴冷西说,他在和邓拓等谈话批评《人民日报》后,将对《人民日报》的要求归纳了四点意见:①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写新闻、文章要这样,写社论更要这样。②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要定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③《人民日报》要改进工作。编委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报纸的编排和文风,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④要吸收报社以外的专家、学者、作家参加工作,要团结好他们。这实际上就是他对“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3四大副刊[湖南大学2018年研]

答:四大副刊即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四大副刊”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宣传社会主义,是传播新思想的园地;它们大量刊登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知识小品以及“论时事、贬锢弊”的杂文,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重要阵地。现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都与这些副刊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一生就主办和利用过很多副刊。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一个显著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独立评论》[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独立评论》是1932年由胡适创办。主编《独立评论》时期,胡适坚持“独立”的办刊方针;主张言论自由,鼓励意见交锋;倡导并实践“敬慎无所苟”的议政理念;注重时事评论的时效性与深度的结合。《独立评论》主要内容是对“民主与独裁”的争论。《独立评论》是20世纪30年代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它是一家时事政论刊物,其社会影响主要是对政治实体的影响,一方面为阻止宋哲元完全投靠日本人尽力,另一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影响越来越大。

5《新青年》的改组[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研]

答:《新青年》的改组是指1920年9月,即从8月1号起,《新青年》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在北京参加群众斗争时被捕。出狱后,他主持《新青年》编辑部会议,决定刊物迁至上海。12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本志宣言》,宣布反对“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基本上确认了社会主义方向。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它采用先树旗帜的办法,在第8卷第1号上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变化。这时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的有陈独秀、李汉俊、沈雁冰等。在印刷与发行方面,从第8卷第1号起,与群益书店脱离关系,成立新青年社,作为独立的机构。

6客里空[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答:克里夫是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剧本《前线》中一个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他擅长吹牛拍马,瞎编乱造,能从电话里“看到”被采访者的眼

泪。该剧本1944年5月曾在《解放日报》上连载,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发表了剧本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来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以纠正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的右倾偏向和失实报道。1946年7月1日,《晋绥日报》带头在报纸上开展自我批评,并由此展开了反“客里空”运动。《晋绥日报》这种做法,在解放区新闻界很有教育意义。8月28日、29日新华社发表文章加以称赞,并号召解放区报纸学习《晋绥日报》的勇于开展自我批评的作风。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持续到1948年春天结束。通过反“客里空”运动,解放区各地报纸和通讯社都认真地检查自己的工作,新闻业务有了很大改进,更加重视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7徐宝璜[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研;山东大学2009研;北大2005研;中国传媒大学2004研]

答:徐宝璜是中国

著名的新闻教育学家、新闻学者。1912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任北大教授、北京《晨报》编辑。1918年,他和北大校长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被推选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人民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他所著的《新闻学》一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中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8《新民丛报》[复旦大学2019年研;福建师大2018年研;人大2016年研;安徽大学2013年研]

答:《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舆论中心,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立。该报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25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均为“中国报界前所未有”。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后来在与《民报》的笔战中惨败,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就选才聪学习网

点击:了解更多,下载更多考试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