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一、简答:

1.君士坦丁大帝的功绩

君士坦丁大帝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在政治、军事和财政等方面推 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废除四帝共治制,委任自己的子侄治理帝国部分地区,从而把罗马君主专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将帝国划分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四大行政区,其下设行政区,行政区下辖各行省。

(三)军事改革:把军队分为边防军团和内地机动军团,在行省中实行军政分开的政策,并以宫廷禁卫队代替近卫军,把军事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四)迁都君士坦丁堡。330年,君士坦丁把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东方的拜占庭,取名君士坦丁堡,号为新罗马。

(五)顽固维护奴隶制,颁布法令重申奴隶主有权鞭挞奴隶致死,规定对逃亡奴隶及煽动奴隶逃亡者加重惩罚。还准许贫民出卖子女为奴,允许奴隶主将被释放的奴隶连同其子女一起重新变为奴隶。此外,君士坦丁制定法律,严禁隶农逃亡,规定隶农及其后代必须固着在主人的土地上,逃亡隶农应戴上镣铐解归原主,力图把隶农降到和奴隶相似的地位。还宣布市议员不得离开所在城市和免除所承担的义务。

(六)支持基督教以加强专制统治。他依靠基督教会和蛮族军队力量,战胜竞争者,取得帝国西部的统治权后,进一步利用基督教作为帝国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统治工具。313年,君士坦丁和当时统治帝国东部的李基尼乌斯联合发布了《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并归还从前所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以后,他还颁布诏令,赐给基督教会许多重要特权,如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馈赠,教会神职人员豁免赋税和徭役等。《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

2.简述诺曼征服及其影响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以要求继承英国王位为由,在教皇的支持下,亲率大军渡海进攻英国。威廉在哈斯丁斯战役中击败了英王哈罗德的军队,威廉进入伦敦,加冕为王,称威廉一世,开始了诺曼王朝(1066—1154年)的统治,他对英国的征服被称为“诺曼征服”。

威廉一世在征服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集中强大的王权。他曾命令全体封建主 向他宣誓效忠,以保证政令统一。1086年,他下令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等,做了详细调查和登记。由于清查项目细致无遗,调查过程极为严厉,人们好像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而将调查册称为《末日审判书》。这一调查结果一直保存到今天,是英国中古时期的珍贵经济史料。

3.简述拉丁美洲发展缓慢的原因

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按条件和资源应该高度发展。可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的一百多年里,其经济的发展反而远远落后于同处一个区域的近邻美国。为什么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在经济上没有像美国那样来个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上的“考迪罗主义”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考迪罗主义”, 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

(二)殖民时期的“大地产制”延缓了经济的发展1791~1826 年资产阶级性质的拉美独立战争,并没有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特别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克列奥(即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独立战争中掌握了领导权,取得胜利后又把持了国家政权,因此,殖民时期的大地产制没有被废除,反而更为发展。克列奥地主们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垄断水源、丈量土地、廉价收购、强迫迁移、非法没收等卑劣手段,最大限度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占为已有,使土地高度集中。他们在19 世纪一个世纪中併入的土地,等于以前三个世纪併入大地产的土地总和。

(三)军事上的频繁战争破坏了经济的发展 拉丁美洲各国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为了扩充地盘,往往利用殖民时代各种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制造借口,挑起事端,发动对另一个国家的入侵。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战争连年不断,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25~1828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战争,称第一次乌拉圭战争;1836~1838年,智利、秘鲁、玻利维亚战争;1834~1851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战争,称第二次乌拉圭战争;1864~1870年,巴拉圭与阿根廷,巴西与乌拉圭战争,即巴拉圭战争;1879~1883年,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战争,称太平洋战争。

(四)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击了经济的发展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拉丁美洲各族人民凶恶的敌人。拉美各国独立后,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法、德等国的竞相角逐、巧取豪夺,使这个地区成为半殖民地似的附庸,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挑起战争、索取赔款,掠夺拉美人民的大量财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剥削拉美人民,使拉美各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大量外流,极大地影响了拉美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拉美地区的发展。

4.和魂洋才的时代背景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尚处于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当时的日本,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过程中,曾提出过“和魂洋才”这一颇有影响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日本人对待西方先进文明的基本态度,以及坚持自己特有民族精神的根本立场,它涉及近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别国与看待本国,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适应现实的问题。

“和魂洋才”口号的典型表述是“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技术)”。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幕府思想家佐久间象山,1854年他率先把“东洋之道德、西洋之艺(技)术”比照提出,认为两者并举便可“精粗无遗,表里兼该”,两者并用便能产生出“泽民物,报国恩”的强国富民的效果。“和魂洋才”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主张肯定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强调了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2)对比西洋诸国,分析本国差距,对当时日本的不足之处作出概括;(3)主张知己知彼,“以夷之术防夷”;(4)明确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口号。“和魂洋才”思想虽形成于幕末,但却贯穿于日本近代化的全过程之中,除佐久间象山对之做过典型表述之外,还有一些思想家述及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和魂洋才”思想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一些表现,尽管其表现形式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

二、论述:

1.大西洋奴隶贸易兴衰的原因,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一)历程。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半期的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者掠夺撒 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手段。从非洲到欧洲和美洲的奴隶贸易早期为葡、西两国垄断,之后荷兰、法国、英国,甚至瑞典、丹麦和勃兰登堡,再加上后起的美国,也都加入了贩卖黑奴的行列。奴隶贸易大多是由私人出面经营,得到国家支持进行的。到17 世纪中叶,奴隶贸易的范围集中在大西洋东西两岸,一般称为大西洋奴隶贸易。来自欧洲的贩奴船,先从欧洲装载枪支、布匹、甜酒和糖等廉价物品,航行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非洲黑奴运往美洲,以高价卖给那里的白人种植园主或矿山主,换取当地的烟草、甘蔗和棉花等原料,最后运回欧洲,形成三角形的路线,史称“三角贸易”。17世纪中叶以后的150年间,奴隶贸易已经成为非洲与欧洲、美洲之间唯一的贸易活动。在贩奴活动的方式方面,除了存在“三角贸易”外,英法等国相继成立贸易公司,垄断对非洲的奴隶贸易,其中最著名的有1660年英国成立的“皇家开发非洲公司”和1672年创立的“皇家非洲贸易公司”,还有法国在1664年建立的“西印度公司”等。从18世纪后期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甚至是资本输出场所。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这些因素使西方资本家对奴隶贸易渐渐失去了兴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奴隶贸易大体上在19世纪70年代就停止了。

(二)影响。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非洲大陆损失了大量人口。奴隶贸易破坏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稳定。掠奴战争的恐怖造成了社会的极端混乱,许多古老的王国纷纷瓦解,非洲原有的物质文化趋于毁灭。奴隶贸易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陷于崩溃的境地。随着黑奴贩卖的兴盛,歧视黑色人种的种族主义思潮也开始泛滥起来。

2.神圣罗马帝国的形成,以及帝国与教皇之间的关系

(一)帝国的形成: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统治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大帝国。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至14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王国、大公国、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邦。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

1251年捷克波希米亚国王鄂图卡二世夺取了奥地利,一跃成为中欧强权之一, 开启了捷克统治时代(1251-1278年)。1278年,奥地利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1278-1806年),经历了1282-1438年的衰落与分裂、1438-1519年的再次崛起与统一、1519-1711年的鼎盛时期。1804年拿破仑称帝,严重削弱了奥地利在德意志 地区的领主地位,弗朗茨二世被迫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 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三)帝国与教会的关系:纵观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充满斗争的同时始终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紧密合作,共同维护统治。

在中世纪的政教斗争中,11至13世纪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冲突最激烈, 影响也最大。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皇帝不仅控制了德意志教会,而且一度左右了教皇的选举。罗马教会力量自克吕尼改革后也开始增长,教廷为摆脱受制局面,强调教权高于王权。从11世纪开始,双方矛盾激化,围绕授职权及争夺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至13世纪再次达到顶峰,13世纪以后双方都开始衰落,激烈的政教冲突不再发生,更多的是紧密合作。

16世纪空前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不同 信仰的三派,在此期间,罗马教皇实力增强,成为各个国家的监管者。由于帝国结构松散、封建诸侯权力大、皇帝的权力相对较小,因此皇帝必须依赖教皇维持精神统治,这种依赖的关系导致教权强大,教皇的权力大于王权。皇帝或者国王等君主登基需要由教皇或者教皇授权的主教来加冕,意思是君权神授。有时教皇甚至能够决定皇帝的任用和罢免。1798年后,拿破仑将罗马教皇下到监里,宣告了罗马教皇时代的结束。

3.写出二战后新产生的史学流派,并选择一个进行评析

二战后新产生的史学流派包括新社会史学派、心理史学、医学社会史、环境史、 后现代主义史学、新文化史、微观史、日常生活史、全球史等。

微观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展起来的,诞生于意大利。意大利微观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卡洛?金斯伯格、卡洛·波尼、乔万尼?列维和爱德华·格伦迪。后来,意大利微观史学的影响逐渐扩大。微观史学的代表性著作包括金斯伯格的《奶酪与蛀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纳塔莉·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等。

微观史学是指这样一种历史研究,即从事这种研究的史学家,不把注意力集中 在涵盖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过程,而是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微观史学家认为,叙述是最好的方法,借此可以告诉读者研究假设和史料之间的冲突。他们认为,对无个性的宏观结构和机制的考察是不够的,无法揭示更为深层的东西。微观史学家感兴趣的是历史上那些具体的、易于观察的、个别的事物。但这并不是简单地用微观的共同体(如社区、家庭、个人)来代替宏观的共同体(如国家、经济、民族),而是要改变研究的原则。微观研究的方法要求对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人概念进行研究,要对这个人的所有具体情况进行考察。微观史学家并不是主张仅仅局限于对某个微观现象的孤立研究,而是主张尽可能地通过研究微观现象同时看到或折射出其他方面的现象。

微观史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微观史学家的方法集中于小规模的历史,这样就把 历史缩小在偏重趣闻轶事和对古物的癖好的范围,并且容易把过去的文化浪漫化和 幻想化。由于微观史学家爱好研究稳定的社会,如中世纪,这样就不擅长研究变化快的近现代社会,也不会研究政治。另外,尽管微观史学家总是强调要小中见大,要把小的研究与大的意义相联系,但这种大的意义往往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问题和领域,而不可能是一个宏观过程。

总之,微观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要克服和弥补宏观史学过分强调结 构、过程、长时段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历史中的人和历史现象的研究。微观史学也确实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实践证明,单纯的微观史学也容易犯“见木不见林”的毛病。理想的出路应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结合,个案分析和结构、过程分析的结合。

2016北京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一、简答:

1.君士坦丁大帝的功绩

君士坦丁大帝继位后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在政治、军事和财政等方面推 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废除四帝共治制,委任自己的子侄治理帝国部分地区,从而把罗马君主专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将帝国划分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四大行政区,其下设行政区,行政区下辖各行省。

(三)军事改革:把军队分为边防军团和内地机动军团,在行省中实行军政分开的政策,并以宫廷禁卫队代替近卫军,把军事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四)迁都君士坦丁堡。330年,君士坦丁把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东方的拜占庭,取名君士坦丁堡,号为新罗马。

(五)顽固维护奴隶制,颁布法令重申奴隶主有权鞭挞奴隶致死,规定对逃亡奴隶及煽动奴隶逃亡者加重惩罚。还准许贫民出卖子女为奴,允许奴隶主将被释放的奴隶连同其子女一起重新变为奴隶。此外,君士坦丁制定法律,严禁隶农逃亡,规定隶农及其后代必须固着在主人的土地上,逃亡隶农应戴上镣铐解归原主,力图把隶农降到和奴隶相似的地位。还宣布市议员不得离开所在城市和免除所承担的义务。

(六)支持基督教以加强专制统治。他依靠基督教会和蛮族军队力量,战胜竞争者,取得帝国西部的统治权后,进一步利用基督教作为帝国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统治工具。313年,君士坦丁和当时统治帝国东部的李基尼乌斯联合发布了《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并归还从前所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以后,他还颁布诏令,赐给基督教会许多重要特权,如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馈赠,教会神职人员豁免赋税和徭役等。《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

2.简述诺曼征服及其影响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以要求继承英国王位为由,在教皇的支持下,亲率大军渡海进攻英国。威廉在哈斯丁斯战役中击败了英王哈罗德的军队,威廉进入伦敦,加冕为王,称威廉一世,开始了诺曼王朝(1066—1154年)的统治,他对英国的征服被称为“诺曼征服”。

威廉一世在征服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集中强大的王权。他曾命令全体封建主 向他宣誓效忠,以保证政令统一。1086年,他下令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等,做了详细调查和登记。由于清查项目细致无遗,调查过程极为严厉,人们好像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而将调查册称为《末日审判书》。这一调查结果一直保存到今天,是英国中古时期的珍贵经济史料。

3.简述拉丁美洲发展缓慢的原因

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按条件和资源应该高度发展。可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的一百多年里,其经济的发展反而远远落后于同处一个区域的近邻美国。为什么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在经济上没有像美国那样来个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上的“考迪罗主义”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考迪罗主义”, 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

(二)殖民时期的“大地产制”延缓了经济的发展1791~1826 年资产阶级性质的拉美独立战争,并没有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特别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克列奥(即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独立战争中掌握了领导权,取得胜利后又把持了国家政权,因此,殖民时期的大地产制没有被废除,反而更为发展。克列奥地主们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垄断水源、丈量土地、廉价收购、强迫迁移、非法没收等卑劣手段,最大限度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占为已有,使土地高度集中。他们在19 世纪一个世纪中併入的土地,等于以前三个世纪併入大地产的土地总和。

(三)军事上的频繁战争破坏了经济的发展 拉丁美洲各国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为了扩充地盘,往往利用殖民时代各种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制造借口,挑起事端,发动对另一个国家的入侵。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战争连年不断,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25~1828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战争,称第一次乌拉圭战争;1836~1838年,智利、秘鲁、玻利维亚战争;1834~1851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战争,称第二次乌拉圭战争;1864~1870年,巴拉圭与阿根廷,巴西与乌拉圭战争,即巴拉圭战争;1879~1883年,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战争,称太平洋战争。

(四)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击了经济的发展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拉丁美洲各族人民凶恶的敌人。拉美各国独立后,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法、德等国的竞相角逐、巧取豪夺,使这个地区成为半殖民地似的附庸,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挑起战争、索取赔款,掠夺拉美人民的大量财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剥削拉美人民,使拉美各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大量外流,极大地影响了拉美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拉美地区的发展。

4.和魂洋才的时代背景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尚处于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当时的日本,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过程中,曾提出过“和魂洋才”这一颇有影响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日本人对待西方先进文明的基本态度,以及坚持自己特有民族精神的根本立场,它涉及近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别国与看待本国,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适应现实的问题。

“和魂洋才”口号的典型表述是“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技术)”。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幕府思想家佐久间象山,1854年他率先把“东洋之道德、西洋之艺(技)术”比照提出,认为两者并举便可“精粗无遗,表里兼该”,两者并用便能产生出“泽民物,报国恩”的强国富民的效果。“和魂洋才”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主张肯定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强调了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2)对比西洋诸国,分析本国差距,对当时日本的不足之处作出概括;(3)主张知己知彼,“以夷之术防夷”;(4)明确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口号。“和魂洋才”思想虽形成于幕末,但却贯穿于日本近代化的全过程之中,除佐久间象山对之做过典型表述之外,还有一些思想家述及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和魂洋才”思想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过一些表现,尽管其表现形式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

二、论述:

1.大西洋奴隶贸易兴衰的原因,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一)历程。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半期的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者掠夺撒 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手段。从非洲到欧洲和美洲的奴隶贸易早期为葡、西两国垄断,之后荷兰、法国、英国,甚至瑞典、丹麦和勃兰登堡,再加上后起的美国,也都加入了贩卖黑奴的行列。奴隶贸易大多是由私人出面经营,得到国家支持进行的。到17 世纪中叶,奴隶贸易的范围集中在大西洋东西两岸,一般称为大西洋奴隶贸易。来自欧洲的贩奴船,先从欧洲装载枪支、布匹、甜酒和糖等廉价物品,航行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非洲黑奴运往美洲,以高价卖给那里的白人种植园主或矿山主,换取当地的烟草、甘蔗和棉花等原料,最后运回欧洲,形成三角形的路线,史称“三角贸易”。17世纪中叶以后的150年间,奴隶贸易已经成为非洲与欧洲、美洲之间唯一的贸易活动。在贩奴活动的方式方面,除了存在“三角贸易”外,英法等国相继成立贸易公司,垄断对非洲的奴隶贸易,其中最著名的有1660年英国成立的“皇家开发非洲公司”和1672年创立的“皇家非洲贸易公司”,还有法国在1664年建立的“西印度公司”等。从18世纪后期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甚至是资本输出场所。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这些因素使西方资本家对奴隶贸易渐渐失去了兴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奴隶贸易大体上在19世纪70年代就停止了。

(二)影响。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非洲大陆损失了大量人口。奴隶贸易破坏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稳定。掠奴战争的恐怖造成了社会的极端混乱,许多古老的王国纷纷瓦解,非洲原有的物质文化趋于毁灭。奴隶贸易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陷于崩溃的境地。随着黑奴贩卖的兴盛,歧视黑色人种的种族主义思潮也开始泛滥起来。

2.神圣罗马帝国的形成,以及帝国与教皇之间的关系

(一)帝国的形成: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统治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大帝国。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至14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王国、大公国、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邦。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

1251年捷克波希米亚国王鄂图卡二世夺取了奥地利,一跃成为中欧强权之一, 开启了捷克统治时代(1251-1278年)。1278年,奥地利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1278-1806年),经历了1282-1438年的衰落与分裂、1438-1519年的再次崛起与统一、1519-1711年的鼎盛时期。1804年拿破仑称帝,严重削弱了奥地利在德意志 地区的领主地位,弗朗茨二世被迫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 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三)帝国与教会的关系:纵观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充满斗争的同时始终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紧密合作,共同维护统治。

在中世纪的政教斗争中,11至13世纪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冲突最激烈, 影响也最大。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皇帝不仅控制了德意志教会,而且一度左右了教皇的选举。罗马教会力量自克吕尼改革后也开始增长,教廷为摆脱受制局面,强调教权高于王权。从11世纪开始,双方矛盾激化,围绕授职权及争夺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至13世纪再次达到顶峰,13世纪以后双方都开始衰落,激烈的政教冲突不再发生,更多的是紧密合作。

16世纪空前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不同 信仰的三派,在此期间,罗马教皇实力增强,成为各个国家的监管者。由于帝国结构松散、封建诸侯权力大、皇帝的权力相对较小,因此皇帝必须依赖教皇维持精神统治,这种依赖的关系导致教权强大,教皇的权力大于王权。皇帝或者国王等君主登基需要由教皇或者教皇授权的主教来加冕,意思是君权神授。有时教皇甚至能够决定皇帝的任用和罢免。1798年后,拿破仑将罗马教皇下到监里,宣告了罗马教皇时代的结束。

3.写出二战后新产生的史学流派,并选择一个进行评析

二战后新产生的史学流派包括新社会史学派、心理史学、医学社会史、环境史、 后现代主义史学、新文化史、微观史、日常生活史、全球史等。

微观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展起来的,诞生于意大利。意大利微观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卡洛?金斯伯格、卡洛·波尼、乔万尼?列维和爱德华·格伦迪。后来,意大利微观史学的影响逐渐扩大。微观史学的代表性著作包括金斯伯格的《

奶酪与蛀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纳塔莉·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等。

微观史学是指这样一种历史研究,即从事这种研究的史学家,不把注意力集中 在涵盖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过程,而是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微观史学家认为,叙述是最好的方法,借此可以告诉读者研究假设和史料之间的冲突。他们认为,对无个性的宏观结构和机制的考察是不够的,无法揭示更为深层的东西。微观史学家感兴趣的是历史上那些具体的、易于观察的、个别的事物。但这并不是简单地用微观的共同体(如社区、家庭、个人)来代替宏观的共同体(如国家、经济、民族),而是要改变研究的原则。微观研究的方法要求对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人概念进行研究,要对这个人的所有具体情况进行考察。微观史学家并不是主张仅仅局限于对某个微观现象的孤立研究,而是主张尽可能地通过研究微观现象同时看到或折射出其他方面的现象。

微观史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微观史学家的方法集中于小规模的历史,这样就把 历史缩小在偏重趣闻轶事和对古物的癖好的范围,并且容易把过去的文化浪漫化和 幻想化。由于微观史学家爱好研究稳定的社会,如中世纪,这样就不擅长研究变化快的近现代社会,也不会研究政治。另外,尽管微观史学家总是强调要小中见大,要把小的研究与大的意义相联系,但这种大的意义往往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问题和领域,而不可能是一个宏观过程。

总之,微观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要克服和弥补宏观史学过分强调结 构、过程、长时段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历史中的人和历史现象的研究。微观史学也确实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实践证明,单纯的微观史学也容易犯“见木不见林”的毛病。理想的出路应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结合,个案分析和结构、过程分析的结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