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05年云南大学年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共6个,每个5分,共30分)

1.周公东征

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2.史记

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余万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注疏以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最为著名。

3.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4.百日维新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5.训政纲领

训政纲领是中国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纲领。1927年国民党政府取得北伐胜利,建都南京后,便宣扬并纂改已被孙中山先生否定的建国三个时期的学说,宣布由军政时期转入训政时期。1928年10月3日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训政纲领》。共6条。规定由国民党全国代_奉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项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政权;治权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组成,由国民党政府独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6.民主政团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抗日战争时期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联合组成的一个政治联盟。1939年11月,中国青年党的左舜生,国家社会党的罗隆基,第三党的章伯钧等,在重庆集会,拟订《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和《简章》,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

1940年12月,统一建国同志会改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3月19日,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纲》、《敬告政府与国人》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简章》,选举黄炎培、张澜、左舜生等为中央执行委员,黄炎培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秘密成立。1941年9月,在香港出版机关报《光明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间性政党。同盟的成立加强了中国抗日和争取民主的力量。1944年9月,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北魏太和改制(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2.简述唐朝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3.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外国列强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根源。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一定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一基本特征揭示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这一特征揭示的是中国革命存在的可能性。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性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连续不断的战争。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了缝隙,从而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以可乘之机。②国民革命留下的深刻影响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政权的向前发展。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第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

第三,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缺乏进行和平的合法的革命斗争的条件,只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只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真正的创建红军,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后来中国革命所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了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 航向,成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列主义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分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产生的原因

(一)表现。“积贫”系指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尽管当时的收入超过了盛唐,但“所入虽多,国用日匮”,常年出现赤字。“积弱”系指北宋在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以致被迫先后与辽、西夏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以换取苟安。

(二)成因。

(1)“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积贫积弱”的基因。(2)后世君主不思改革是形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宋太祖在各项制度中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种子,宋代后世君主的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也是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使其由可能而变为现实。(3)军政腐败及其他因素加速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学界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将钱穆提出的宋代“积贫积弱”说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并不符合事实。其主要观点是:(1)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 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2)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但与西夏相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唯有宋能与之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3) 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却并没有被认为“积贫积弱”。因而认为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然有失公允。

2.试析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5年云南大学年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共6个,每个5分,共30分)

1.周公东征

周公为平定东方三监叛乱而进行的征伐。周武王灭商两年后,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尚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篡权,便与武庚勾结,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又在洛水北岸修建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便于加强对东方的统治。

2.史记

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余万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注疏以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最为著名。

3.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4.百日维新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5.训政纲领

训政纲领是中国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纲领。1927年国民党政府取得北伐胜利,建都南京后,便宣扬并纂改已被孙中山先生否定的建国三个时期的学说,宣布由军政时期转入训政时期。1928年10月3日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训政纲领》。共6条。规定由国民党全国代_奉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项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政权;治权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组成,由国民党政府独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6.民主政团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抗日战争时期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联合组成的一个政治联盟。1939年11月,中国青年党的左舜生,国家社会党的罗隆基,第三党的章伯钧等,在重庆集会,拟订《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和《简章》,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

1940年12月,统一建国同志会改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3月19日,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政纲》、《敬告政府与国人》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简章》,选举黄炎培、张澜、左舜生等为中央执行委员,黄炎培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秘密成立。1941年9月,在香港出版机关报《光明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间性政党。同盟的成立加强了中国抗日和争取民主的力量。1944年9月,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北魏太和改制(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

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2.简述唐朝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3.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外国列强不但逐步操纵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根源。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一定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一基本特征揭示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这一特征揭示的是中国革命存在的可能性。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性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连续不断的战争。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了缝隙,从而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以可乘之机。②国民革命留下的深刻影响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政权的向前发展。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第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

第三,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缺乏进行和平的合法的革命斗争的条件,只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只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真正的创建红军,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后来中国革命所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了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 航向,成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列主义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分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产生的原因

(一)表现。“积贫”系指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尽管当时的收入超过了盛唐,但“所入虽多,国用日匮”,常年出现赤字。“积弱”系指北宋在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以致被迫先后与辽、西夏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以换取苟安。

(二)成因。

(1)“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积贫积弱”的基因。(2)后世君主不思改革是形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宋太祖在各项制度中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种子,宋代后世君主的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也是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使其由可能而变为现实。(3)军政腐败及其他因素加速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学界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将钱穆提出的宋代“积贫积弱”说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并不符合事实。其主要观点是:(1)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 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2)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但与西夏相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唯有宋能与之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3) 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却并没有被认为“积贫积弱”。因而认为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然有失公允。

2.试析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