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研究生遭网暴后离世,

我们应如何抵御“互联网之癌”?



扩散迅速、消磨精神、吞噬肉体……和癌细胞的可怕之处尤为相似,网络暴力已经逐渐发展为难以根除的“互联网之癌”,成为寄生在社会有机体上的一颗毒瘤,一次次掠夺走无辜的生命。



据媒体报道,曾遭遇大规模网暴的24岁女生郑灵华,被朋友证实已于1月23日去世。去年7月,在被保送研究生后,郑灵华拿着录取通知书想给病床上的爷爷一个惊喜,却因为粉红色的头发遭遇了铺天盖地的嘲讽与指责。而后,网络暴力逐渐升级为带有严重侮辱性质的造谣,她最看重的家人被诅咒、谩骂,因为个人信息泄露,暴力言行甚至从网络延伸到现实,最终,郑灵华陷入了抑郁。



“不想放过每一个网络暴力的人”,郑灵华曾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她公证了上千条带有严重侮辱性的内容用于起诉网暴者,并在社交平台分享维权进展,给予同样困境的人以经验;对抗抑郁症,她没有深陷泥潭,而是主动求医,并为这一过程取名为“积极抗抑”,分享住院的感受,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心与祝福……



惋惜的是,郑灵华的决心和勇敢,不敌网络世界的偏狭与野蛮。一直以来,遭受网暴的公民面临举证与维权困难的窘境,往往令施暴者全身而退,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正因为我们期待过她在漫长维权路上走得更远一些,见证过她与抑郁情绪搏斗的全过程,此刻生命



的凋零才如此令人扼腕和愤懑。



在飓风般扫过的指责侮辱面前,仅是保持自我不被摧毁就极为困难,而在与隐藏于网络后的模糊面目对抗时,受害者又反复经历二次伤害,忍受新的谩骂和攻击。可以说,敢于拿起法律武器,郑灵华的心理素质已经足够强大,但是在以生命敲响的警钟面前,让施暴者主动“良心发现”仍然是一种奢侈。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试图用“好女孩不会染发”“精神不够强大的人不要上网”“玻璃心别玩社交平台”等言论为自己的狭隘思想和扭曲心灵狡辩。



这些言论也形象地展示了一种令人遗憾的时差和错位:在网络暴力相关案件中,相比于无孔不入、积毁销骨的恶意,法律救济往往是滞后的,善意的支持也总是追在恶意后面试图弥补和宽慰,因而显得弱势且被动。网络暴力起因众多,性质各有不同,治理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严打背后水军产业链,又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但所有的讨论,最终都需要落脚到立法层面,这既是现实要求,也是民意的迫切呼唤。



目前,我国缺乏针对网络暴力的专项立法,法律对网暴行为的定义不清晰、责任边界模糊,导致针对网络暴力的罪名一直在被拆解,常常以侮辱罪、诽谤罪、侵犯个人隐私、寻衅滋事等罪名出现,而难以起到法律应有的威慑作用。事实上,施暴者在网络平台“隔靴搔痒”式的道歉,同样无法对下一个施暴者构成警示意义。只有从法律层面界定网络暴力定义和范畴,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治安处罚及刑事责任,才能让具有显著恶意,在事态恶化过程中充当“催化剂”的网络账号或者营销号付出应有代价,发挥法律作为“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早发现、早剜除,在悲剧酿成前就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当人们免除不了敌视与偏见,这个社会就会一直生着野蛮与暴力的病。正如癌细胞一样,网络暴力并非一出现就能够置人于死地,而是急剧扩散后,不断蚕食人们的理智、心灵,通过各种手段令人们心理失衡、不堪其扰,最终在看不到的地方,间接地、慢慢地吞噬一条生命。



网络暴力背后藏有无数张模糊的面孔,自诩正义的他们正在践踏法律的底线,却并不能为自己的言行一一付出代价,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但我们可以从重视每一起个案开始,思考如何堵上制度疏漏,全方位构筑社会免疫防线,在保护公民不受侵害、推动网络暴力治理的路上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此前报道

心痛

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去世



据钱江晚报报道,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去世了。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有点陌生,但是去年7月,她曾因一头粉色头发而成为舆论焦点,并遭遇大规模网络暴力,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2月19日下午,郑灵华的朋友小唯在小红书写道:



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绝望和无助,抑郁症没有立效药,我只能不断地用言语去治愈她……疫情放开后我想去找她,她住了院。后来有几日没有联系,我以为她出院后想断开网络世界清静清静,没想到等来的是她父亲的一通报丧电话……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郑灵华出生于1999年。2022年7月,在被保研到华东师范大学后,她第一时间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医院,与病床上84岁的爷爷分享这一喜事。



郑灵华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分享,直到第二天,她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盗用, 有营销号搬了她的图,编出“专升本”的故事,卖起了课;有好事之人,说她是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人、妖精、红毛怪……还有人甚至攻击她生病的爷爷,而这仅仅是因为她染了一头红发。



隔着屏幕,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恶意像潮水一样袭来。郑灵华意识到——自己被网暴了。



她和抑郁症抗争半年多



郑灵华在去年7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网曝给自己带来了很大困扰,让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这件事十分影响我的生活和学习,现在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效率已远不如从前,情绪和精力都被这件事给打搅了。因为这个事,我现在抑郁很严重,昨天我又去医院拿了诊断报告。我现在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白天吃饭也没有胃口,我现在不敢去看一些经常登录的社交媒体,我知道肯定有一些正直的网友为我鼓劲加油,但肯定也会有负面的声音,这是不可避免的,我现在对这些很敏感。我正在努力地调整,无论是通过看书进行自我调节,还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另据钱江晚报报道,去年8月,她已经将头发染回黑色。她说她曾一度尝试卸载各个app,但被汹涌恶意淹没的深夜里,那些语气尖锐、用词粗俗而具有攻击性的评论仍在她脑海里盘旋。她因此每周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她还用雅思课、健身团课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努力寻求自救。



与此同时,郑灵华并没有放弃维权,她还告诉记者,希望粉色头发能成为一种抵抗网络暴力的象征。



2022年9月份,郑灵华开始了研究生生活。“在她读研之初,我们以为一切都在好转,她能够走出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灵华的大学学妹米米(化名)告诉记者。九月份的时候米米正在备考,郑灵华在微信上给米米分享了一个很亮的月亮,鼓励她一起努力。



然而十月底,郑灵华的抑郁症再次复发,她不得不中止学业回到杭州治疗。



当十一月底,记者联系郑灵华,表示想去医院看看她的时候,她回复说:“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我最近不太好”。她说当时有爸爸陪护在身边,但害怕现在的状态会吓到别人,有很多小妹妹找她玩,但她不太想说话。很遗憾,由于疫情原因,这次探望没能成行。



除夕夜,记者给郑灵华发去除夕快乐、平平安安的新年祝福,她回复了“谢谢姐姐,姐姐也是”并附上三个爱心。







在她写给小唯的信里,这个年轻的姑娘怀念过去的自己,热烈、有目标、精力充沛。而在十月抑郁症复发后,情况越来越糟糕,她慢慢无法和身边的人交流,吃药后说话越来越困难,每天被消极想法围绕,不想说任何话。“真的很对不起大家,真的没有勇气再走下去了。”她在结尾处这样写道。



曾是一个“元气满满”的女孩



社交平台上曾住着一个“元气满满”的郑灵华。



据环球人物此前报道,郑灵华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朗诵、唱歌、跳舞、主持、表演样样行,拿过许多奖项。



虽然爱折腾,但她干起正事也毫不含糊。比如,她曾经“20天通过高中音乐教资笔试”,也顺利“保研逆袭”至心仪的院校。







2022年5月,为了拍毕业照,她把头发染成了喜欢的粉色,还被一些网友要了“攻略”。她如愿拍到满意的照片,配文“在明媚的夏日开怀大笑”。



你有什么想说的

请留言区分享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钱江晚报、极目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